當今人們的連結透過社群媒體,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。快速的訊息往來、五花八門的動態貼文在app中轟炸儼然已成常態,然而這樣的模式衍伸許多問題:過於緊密的人際,不只讓人難以消化沈澱,更容易產生如攀比心態、同溫層……等現象。
這篇文章翰霖會針對社群媒體的問題逐一說明,讓各位家長了解孩子們正在面臨怎麼樣的世界樣貌,以及孩子們可能有的心理狀態。但在此我們得向家長們表明:孩子們所面臨的社群問題,並非單由補教業能力挽狂瀾的,我們也無法提供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;尤其這個問題是正在進行式,未來社群媒體的使用率更可能遠高過現在⋯⋯。
所以,我們所期盼的是讓大家正視社群媒體帶來的問題,並藉由理解,進而去同理且調整孩子的心態、改善自身與周邊人的使用方式。
#1 社群媒體的本質
Facebook、LINE、Instagram、抖音……等等,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軟體,就是常見的社群媒體,不論其外形與功能如何差異,最終都有著相同的目標:讓使用者黏得越緊越好!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社群媒體多被設計成極度容易取得反饋的機制(按讚、愛心……等等),並且藉由演算法過濾資訊來讓使用者感到舒適,以此達到讓人持續使用的良好體驗。
這樣的設計並非錯誤,社群軟體本就有「生存」的商業考量,問題出在:用戶打著分享的美名,卻只是沈迷於各種雜亂與表現的資訊。將矛頭指向社群媒體,怪罪它們所帶來的社會現象是很容易的,但事實上,使用者自身不節制,才會讓軟體牽著走,真正要檢討的並非時代的產物,而是發生問題的根源,以下讓我們來看幾種常見的社群問題與現象。
#2 攀比的漩渦
「你看到別人過著怎樣的生活、做了什麼事情⋯⋯你看到別人的『完美』人生,便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完美。」
分享在社群上是主動行為,這讓我們能夠輕易地隱藏自己不想公開的事實,而僅僅透露光鮮亮麗的部分。如果缺少判斷力,就會讓人迷失其中,這對剛接觸社會的孩子們,影響尤其嚴重。缺乏社會經驗,加上進入青春期時特別在意他人的眼光,更加速掉入攀比的漩渦:「只為了在社群上贏過別人,無止盡的跟風與炫耀。」
攀比現象並非孩子獨佔的問題,各年齡層都有此問題。學生時期比成績、比行頭,出社會後比薪水,成家後比房產車子,有小孩後比小孩課業、小孩長大後比他們的工作⋯⋯永無止境的比較。
青少年階段特別明顯的問題是,由於對社會的經歷不足,更容易陷入物質層面的攀比現象;社群媒體在此成了催化劑,孩子們誤以為自我價值可以被「按讚數」來衡量時,炫耀、刷讚、攀比的行為比比皆是,誰換了最新款手機、誰入手限量款球鞋⋯⋯對他們來講,與他人的比較,成為了生活最重要的核心,也進而帶出以下的不良反應。
1. 陷入攀比的對抗當中:
不少孩子會產生「我要比別人的更好」這種看似「積極」的心態,卻只是讓自己侷限在無限的攀比中,尤其是物質性的比較根本沒有盡頭:看到甲同學po文買了潮T就趕緊跟風,看到乙同學有了新球鞋,也要做出反應,在不斷地比拼過程中,弄到自己身心俱疲,沒有一刻內心是富足的。
2. 比不上時失去信心的低落感:
攀比的過程中,很容易產生「自己不足」的心理,尤其在社群媒體上特別明顯,因為我們忽略了社群上看到的諸多事情都是經過修飾的美好現象,根本不是事實。好比很多女學生看了網紅、網美的照片,而對自己的外貌喪失自信,甚至衍伸出憂鬱、厭食……等負面現象。
許多報告明確指出,年輕人的一大焦慮來源就是: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跟別人比較,無時無刻受到他人過度美化的生活與狀態所影響。
受訪者提到:「我覺得自己必須十全十美,而且老是跟別人比較。」、「你看到別人過著怎樣的生活、做了什麼事情……你看到別人的『完美』人生,便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完美。」
弔詭的是,即便大家都有這種認知(與他人攀比是不健康的行為),卻仍不可自拔地陷入其中,即使知道從社群媒體看到的不過是修飾表象,卻依然深受影響,試圖也將自己的生活「修飾後上傳」,如此惡性循環不段反覆,最終迷思於攀比的漩渦當中,只感受到焦慮與空虛……
社群媒體雖不是產生攀比心理的源頭,卻是強化這個現象的催化劑。如果孩子有這種傾向,我們會建議暫時讓他們抽離社群媒體,學習用正確的心態看待他人分享的內容,並讓他們了解:「比較是為了進步,我們只需要跟過去的自我進行比較就好,過多的外在攀比,反而會產生扭曲的心態。」
#3 同溫層的束縛
同溫層(stratosphere)一詞原指天文學中大氣層的平流層,在這層區域中,氣體大多成水平方向流動,幾乎不會與其他氣層之間互動。套用至社會行為,代表這群人接收訊息與觀點的方式,只會在這同一族群內流動,而不會跟其他層交流。更甚者,他們在接收資訊時,往往會把自己不接受的觀點過濾掉。而社群媒體正透過演算法,加劇這種狀況發生:讓一群觀念相近的人,組成一個小社會圈。身處其中者,由於缺乏多元觀點,無形中不斷強化自己的立場,彼此的想法逐步趨同。故同溫層又稱「資訊濾泡(Filter Bubble)」。
簡言之,在同溫層中的人們會不理性地堅持自身立場,並且只願意跟擁有相同立場的人互動,不願意嘗試理解對立的言論與想法。在這樣的情境中,人往往會忽略事實、或者試圖去合理化(或扭曲)矛盾與不利的資訊,來鞏固既有的想法,做不到理性分析與接受其他思想。這個現象在青春期更為明顯,孩子們往往過度在意同伴看法,表現出同溫層的狀態。
當我們不斷接收到與自己立場相同的言論時,很容易形成信念,誤以為大家都是這樣想的,但真實的狀況卻只是自己被同溫層束縛了,導致思維變得偏頗。
社群軟體為了讓使用者更著迷,最慣用的就是以演算法過濾資訊,讓用戶只接觸到自己喜歡的觀點與文章,這個過程無疑是強化同溫層現象。當我們沈迷於社群當中,很快就會覺得網路世界的「大家」想法都與自己極其相似,這種認同感對人們有極高的吸引力(尤其是渴望認同感的青少年),但經由扭曲與篩選的小群體,卻是阻礙我們理解真實世界的障礙,陷入其中的人無不變得偏激與固執,絕對不是好現象。
因此使用社群媒體時,我們都須謹記這個原則:不論認同自己的言論有多少,我們離真實的世界都還有很大的距離,千萬不要以為網路上接觸到的人代表多數;多思考、多閱讀、學習容納不同觀點的雅量,藉由尊重其他立場、嘗試理性與分析、經由邏輯與嚴密的論證,才能全面的判斷事物。
#4 失去耐心與溝通的世界
社群媒體是為了提高人際互動而誕生的,但諷刺的是,現代人藉由社群所產生的情誼,比過往要更薄弱與疏離,這是怎麼發生的呢?主要有兩大原因:
1. 將「快速」視為常態:
由於科技發達,人們溝通不需像以前等待數日來取得溝通的回應,訊息只需要通過按鍵就可以即刻傳遞。頻繁的訊息接收,導致的是人們對等待訊息的耐心被消磨殆盡,並將「快速」視為理所當然。
如果訊息超過一個小時未讀,許多人內心便開始焦躁,這樣的期待嚴重打亂彼此原本的生活,更讓人際關係變得緊張且充滿壓力,反倒會影響連結的穩固性。除了對人際的影響之外,許多需要經營取得的重要事情,也不斷地受到影響,要知道,大多數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達成的!
2. 缺少思考與沈澱的時間:
社群媒體的便利性破壞了過往的慢節奏生活,過度頻繁的互動導致許多人思慮不周、缺乏審視自己的話語或行為的時間,逕自按下傳送鍵,不經大腦的訊息即時送出,往往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,事後才在懊悔當時自己的衝動行事。
缺乏溝通耐心的代價就是,所有人都陷入比以往更孤獨的心境。
所以我們會看到現在的學生,藉由社群媒體看似交往頻繁的友誼關係,實則並不鞏固,多數人都是相當孤獨的,孤獨伴隨焦慮與憂鬱,長期以來對身心造成傷害。當他們想要傾訴時,沒有實際的對象,便透過社群抒發,但卻無法真正解決,於是孤獨感如同雪球越滾越大。而且那些使用曖昧不明的心情短語(vaguebooking)發言的人,好像在分享自己的情緒,實則是孤獨感最高的族群。
「一切成長得如此迅疾,他的生命太過盛放,直至他遺忘一切曾經的意義:他遁入人群,卻仍舊孤寂……」──威斯坦.休.奧登,《來自中國的十四行詩》,第六首
#5 雜亂的資訊與失焦的生活
有一種症狀叫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,意即「錯失恐懼症」或「社群恐慌症」,這種症狀說明當人們暫時脫離社群時,產生患得患失的持續性焦慮、並渾身不對勁,深怕自己成了邊緣人。這種現象普遍發生在沉迷於社群媒體的族群上,最大的問題是:當人們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時,將缺少獨自的看法、思考、自我獨處能力……
FOMO的症狀很容易在青少年時期出現,由於青春時期小孩子相當重視朋友,特別容易過度關注其他人的消息;加上社群媒體作為催化劑,不難觀察到現代的孩子幾乎將生活聚焦在一個手掌大的螢幕中了:「誰又出去玩了」、「誰買了什麼新玩意」、「誰家又怎麼了」⋯⋯這些對自身毫無意義的訊息,卻成為了現代人的生活重心。
事實上,我們不過是用社群媒體的外殼,來滿足我們對別人生命窺視的慾望而已,這種好奇心對自我提升一點幫助也沒有,是完全浪費時間的行為。更諷刺的是,很多人對遠在天邊的陌生人所付出的關心,遠超出了自己身旁的家人、甚至是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學習狀況。
「沒有網路,就等於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。」
「想擁有社交生活的年輕人愈沉迷使用社群媒體,在虛擬的空間中過自己的人生。」
另一個問題是,現代新聞的狂轟濫炸,讓我們身處在一個雜訊為主調的世界,多數時候,我們很難判斷這些訊息的真實性,更遑論進一步思考、分析裡面的資訊,這導致整個社會充斥各種不經思考的立場,或者藉由懶人包刻意形成的某種意識傳達(當資訊被修剪掉細節與稜角的時候,背後的動機、原理很容易就看不出來了,就像是我們只看公式的結論,幾乎不可能反推整個過程一樣),更糟糕的是,當我們堅守這些立場時,將會產生社會的各種對立現象,這些問題其實不完全由社群媒體產生,但作為推波助瀾的平台,社群媒體難辭其咎。
翰霖的建議並不特別:將重點放在實際的「生活」上,而非螢幕中那些無關緊要的「訊息」。做一個與FOMO對立的角色,樂意錯過無意義的社群互動,不用擔心與世界脫軌,真正重要的事情不需要你追著跑,也必然會走進生活裡,想一想什麼是自己需要的、什麼是自己還沒做的、誰是自己最在意的,拾起並掌握自己的生活吧。
結論:我們有能力決定社群的好壞
這篇文章提到許多社群媒體的負面議題,似乎社群媒體只對孩子有害無益,實為不然。社群媒體的推出,最一開始是出於連結人際關係,只是後來走向商業化,透過演算法讓用戶的目光離不開掌中的小螢幕,利用人的成癮迅速在全世界延燒。
但我們應該要有所認知——社群媒體無非是一種社交「工具」而已,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工具是怎麼樣的,而不是被工具限制身為「使用者」的我們。前提是我們要辨析使用的「動機」、瞭解當下的「感受」,有沒有符合常理與邏輯,並明白社群中那些炫目的照片,背後可能隱含哪些心理因素,或奠基在什麼目的上,這樣一來,相信使用的心態必較以往更好。
並且在3C產品普及率如此高的現況,我們無法避免社群媒體大鳴大放的環境,使用的層面與機率只會更廣、更高。作為科技公民,我們應該去瞭解社群媒體的優缺點,帶自覺地使用,不需要只是批判埋怨時代變化。翰霖也建議家長們平時多跟孩子互動,多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、心理狀態、交友狀況;多點讚揚鼓勵、少點指責謾罵,藉由溫暖的親子關係取代冰冷的社群媒體。
同時,從我們自身出發作為榜樣也相當重要,如果連家長也身陷社群媒體的問題中,如何能要求孩子呢?青少年是相當容易受到影響的,如果我們在孩子身邊建立正確的環境,耳濡目染之下,社群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,這也是翰霖不斷努力與檢討的,我們希望能與家長共勉,一同樹立長輩們的榜樣,讓孩子從身教言教學習,一步一步為孩子鋪建更好的未來。
您好!拜讀完這篇文章,深受觀點打動,不知可否引用以下兩句文字,在我的論文中!
「社群媒體的推出,最一開始是出於連結人際關係…」
「社群媒體無非是一種社交『工具』而已,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工具是怎麼樣的,而不是被工具限制身為『使用者』的我們。」
沒有問題,歡迎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