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讓孩子用手機嗎?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機?

小孩手機問題

幾年手機的普及率快速提高,國中小學生就擁有手機已經是多數,手機問題自然演變成熱門的教育話題。曾有人說過『想要毀了孩子,就給他一部手機!』而實際上,手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?

在我們不斷的批評手機的同時,卻反而更加地依賴它,這又是甚麼原因呢? 這篇文章希望以客觀的角度審視手機,不美化它的功能,也不汙名化它的用途。理性的看待這件事,了解並試圖解決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。

#1 理性看待手機,不美化也不污名化

開始,先了解手機目前的使用狀況,以最新的107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手機使用調查報告為準,這裡節錄了幾點重要的資訊:

  • 手機用戶平均每日連網超過3小時(211分鐘),其中未滿20歲的學生族群連網時間最長,達282分鐘
  • 手機功能以常用度排序為:社群(98%)、資訊查詢(88%)、影音(82%)、娛樂(74%)、政府服務(67%)、工具(66%)、購物(54%)、金融(36%)、健康(31%)、學習(30%)。其中未滿20歲的學生族群僅有13.1%屬於學習型使用者,主要用途仍然是社群與娛樂
  • 有20.8%受訪者認為自己有手機沉迷問題。其中20歲以下學生族群有29.3%認為自己有網路或手機沉迷現象
  • 超過7成的用戶會在跟家人朋友吃飯時滑手機、5成以上的用戶在上課或上班中使用手機。其中20歲以下學生族群有6成以上會在上課中使用

以上資訊為重點整理,詳細資料請參閱調查報告:107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手機使用調查報告

#2 沉迷手機引發的各種問題

從上述的報告可以看出現代社會極度依賴手機,而且20歲以下的學生族群特別嚴重,這自然引發諸多問題。若孩子沉迷於手機,將會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,從各種研究當中,最常引發三個方面的問題:

熬夜用手機

1. 健康問題:
手機一向被認為是不好的娛樂項目,主因就是它容易引起多種健康問題。其中『近視』為最常見的困擾,台灣學童近視極度嚴重,小六學生逾七成,國一超過八成,國三達九成,手機對於我們這項『成就』是功不可沒的。

究其原因是手機的螢幕太小、且孩子不懂得節制,使用的時間與頻率都太高,特別容易引起眼睛疲勞,造成近視發生。如果讓孩子擁有手機,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。

另一個常見問題則是『熬夜』,孩子的身體還在發育階段,如果長期晚睡將會引起種種問題,諸如:記憶力下降、容易粗心、注意力渙散、反應遲鈍、內分泌失調…等等問題。據統計,現在的孩子比起以前,平均睡覺時間延後了一小時,對於發育必然會有所影響,也要特別注意。

社群軟體

2. 社交問題:
有些人認為使用社群軟體會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,實際上剛好顛倒,沉迷於社群軟體對人際關係有相當大的危害,近年來出現了大量的『網路孤獨患者』,指的是在網路中表現活躍,卻在離開網路回到現實世界時,變得懦弱、孤獨甚至偏執的症狀。這是由於社群軟體沒辦法真實的模擬人際互動,只採用了簡便無壓力的方式取代,一旦形成依賴反而會影響溝通與社交能力。

一大原因出在社群軟體缺少了身體語言,研究指出身體語言佔據溝通中58%重要性,是人類溝通時最重要的媒介。如果只熟悉文字、圖像性溝通,就至少欠缺了超過一半的溝通技巧,也說明了『網路孤獨患者』出現的症狀,在網路上能夠活躍表現與發言的人,現實生活裡卻畏懼溝通,正是網路環境缺少身體語言導致的。如果孩子習慣以文字進行溝通,就要特別注意這種狀況。

聚餐用手機

除此之外,社群軟體也對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壓力,這是因為:資訊被嚴重篩選過。一般人會傾向會把好的一面放上社群,大費周章地準備美好的照片與發文等等,為的是讓自己的生活看起來不比別人差,但這就讓社群環境變得過度美好而不真實。這種現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,尤其對於孩子來說,缺少了辨別真實狀況的經驗,往往會輕信社群裡虛假的資訊,產生忌妒與比較的心理,要特別注意。

另外,手機阻礙了溝通的機會,很多人機不離手,隨時都在使用手機,甚至在與朋友相處、家人吃飯的時間點,也是與手機形影不離。一個有趣的社會現狀就是一堆朋友吃飯卻鮮少交談,只是各自看自己的手機。這種氛圍,必然會改變人際關係。在《社會和個人關係期刊》中已經有相關研究表明,光是視線中有手機,就會讓互動較為消極,談話變得較無的意義,降低雙方的親密感

玩手機分心

3. 學習問題:
沉迷手機會浪費大量時間,必然影響課業。並且也會變得容易分心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打斷學習過程…等等。而這其中造成最大影響的事情是,手機破壞了正常學習回饋的機制。由於課業學習的成就感來的非常慢,缺少一蹴可幾的方法,需要大量的努力與累積才能獲得。手機的存在卻打破了這種模式,它讓現代生活變得極其快速,不論是社群、遊戲都具有立即性的回饋感,讓人輕易的取得成就。如果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,會變得容易排斥積累與努力,不僅是不愛念書,更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,這才是手機帶給學習最大的危害。


上面幾點是常見的問題,沉迷手機所引起的壞處其實遠不僅如此,儼然是社會的一種病徵了。但奇怪的是,手機的問題雖然很新鮮,沉迷娛樂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,自古以來就有諸多玩物讓人著迷,例如:電視、遊戲、漫畫…等等,但這些娛樂並未引起如同手機這般嚴重的社會現象,也從來沒有任何娛樂擁有與手機相當的沉迷比例,為甚麼呢? 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,為甚麼孩子離不開手機?

#3 為什麼孩子沉迷手機?

果手機使用得當的話,並不會有甚麼大問題,只是另一種工具而已。但現狀是孩子沉迷於手機比例過高,才引起這麼多討論。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歡手機呢? 這個問題除了手機本身具備的吸引力之外,更重要的其實是環境,也就是同儕間、家庭之間的氣氛。這裡分別說明這兩件事情:

從手機本身的吸引力來說,首先要明白一件事,以商業的角度來看,如果用戶不沉迷於手機,產品就不算是成功,所以手機中幾乎所有功能都希望讓人沉迷,因為只有用戶大量使用,廠商才會有利可圖。在這樣的氣氛下,自然開發出各種極具吸引力的產品,以手機遊戲作為例子,它有多個成癮性極強的套路:

沉迷手機遊戲

  • 強迫持續性、固定性的使用:這是遊戲廠商最常見的套路,例如:每日任務、固定時間的登入獎勵…等等,這種作法可以提高玩家黏濁度,讓人養成不管多忙都要上線一下的習慣,即便只有1分鐘也可以。這1分鐘對生活雖然沒有影響,但它卻做到了讓你每天上線登入,是養成習慣很有效的觸發條件,也是讓人沉迷的第一步驟。
  • 立即性反饋機制:大多數人玩遊戲就是為了這個感覺,手遊通常被創造成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就,而且不需要付出太多代價,這種機制能讓人立即獲得快樂,是讓人持續遊玩的核心動機。畢竟生活、課業、家庭…等等無不是需要經營與積累的地方,登入遊戲輕鬆點個幾下就獲得滿滿的成就感,具有極大的吸引力。
  • 巧妙的運用競爭心理:太簡單的成就感會被厭倦,遊戲廠商也知道這一點,所以厲害的手遊會設計一套競爭系統,讓玩家之間可以比較,贏者取得更高的成就感,輸者不服氣而投入更多,巧妙地利用這種競爭心理,是讓玩家更沉迷於遊戲的方法。
  • 循序漸進的推銷機制:這也被稱為『課金系統』,有兩個明顯的特徵,第一是利用非常小的代價誘導玩家開始花費,例如:只要花49元就可以取得xx裝備,不但省下大量的時間,還可以超越很多人的排名。很多玩家就會心動而買入。
    接著是第二步,累積性的VIP消費制度,也就是當累積的金額高過某個門檻時解鎖道具或功能,例如:花了49元以後,只要再花51元到100元,就可以解鎖XX功能…等等,解完100換200、再來500、再來1000…永無止境。這個方式就是溫水煮青蛙,可以讓玩家在不知不覺間投入過多,直到玩家發現時已經陷得太深,由於捨不得那些花掉的金錢,變的想離開遊戲也做不到,也就沉迷於其中。

除了上述幾點,再加上手機本身的便利性,與廠商的新花樣層出不窮,讓手機遊戲具備了比以往任何娛樂更高的吸引力,而且手機並不是只有遊戲,還有影視軟體、社群軟件…等等,每個都具有極強的成癮性,也難怪會讓孩子著迷。

但是如果就這樣把問題都丟給手機,其實是不負責任的,要知道,孩子能夠擁有手機,幾乎都是家長所默許的,如果孩子沉迷了,我們也必須負起相對應的責任。何況,現在的社會上家長沉迷手機的比例也不比孩子少…

家長影響孩子用手機

試想,當孩子回到家中卻看到父母都在低頭用手機,他能夠不染上這個習慣嗎? 如果孩子出門看到的也是父母在低頭滑手機,他不會跟著學嗎? 雖然父母使用手機並不完全是娛樂,也有工作用途,但親子間的溝通卻時常被手機打斷,對於孩子來說,他除了用手機之外,還能幹嘛呢?

研究已經表明,父母使用手機的頻率會重大影響孩子沉迷手機的狀況,所以請正視這個問題,不要只是一昧地怪罪工具,家長與師長也應該往自己身上找原因。在教育時,如果只是單純地把自己想要的狀態,一古腦兒都丟給孩子,希望他有好習慣、希望他能夠把書讀好…等等,期盼他去實現我們的理想。這樣的教育算是負責嗎? 如果教育者自身沒有積極向上,又怎麼會有資格要求孩子努力呢? 針對沉迷手機的問題,我們是一個好榜樣了嗎? 也許解答根本不需要往外找,就在我們身上而已。

最後一段,我們來談談家庭教育,以及孩子是否需要擁有手機…


很感謝您閱讀到這裡!
再加把勁,文章不長了,如果認同翰霖的觀點,『分享文章』『訂閱電子報』就是實際的支持方法喔~

訂閱『電子報』

最新升學資訊、多元教育觀點、讀書學習技巧,從一封信開始


#4 孩子需要手機嗎?

研究數據來看,翰霖並不認為手機對孩子有好處(僅13.1%的學生用於學習,且接近3成青少年有沉迷問題),這個調查結果看起來是直接禁止手機比較快速,但實際上問題沒有那麼單純,尤其現在的孩子即便家長禁止,也多的是管道取得手機,不論是從同學之間、自行購買…等等,另外,強硬的禁止手段也可能引起反彈,尤其在孩子有能力反抗時,很容易就與家長發生衝突,因為手機的問題讓親子關係變差不免得不償失。

不過,就該順從孩子,給予他們手機嗎? 難道對上面提到的種種問題視而不見嗎? 當然不是這樣的,家長一定要知道,手機作為一種社會潮流,既然無法避免,就該善加利用。請把手機變成你教育的工具與優勢,手機可以給,但必須要有條件與規範,如果給予得太隨便,反而會喪失在管教上的主動權。

所以,給孩子手機前,最重要是讓他知道:這是家長花錢買的手機,是家長的手機。是借給孩子使用,不要讓孩子錯把使用手機當成一種權力,這是一種獎勵而不是權力。只要讓孩子知道這一點,問題將會好解決很多,最起碼在孩子表現太差時,能夠直接把手機收回。

當孩子使用手機時,一定要給予適度的規範,這裡建議從幾個方面著手:

  • 限制使用時間:手機不應該在半夜、吃飯時間、與家人朋友交談時、任何不禮貌的時間點使用,並且使用太長的時間也必須禁止,只要規範的合理,孩子也會欣然接受。
  • 規範使用條件:父母的電話一定要接、上課時間不能使用…等等,把你在意的狀況列出條件,讓孩子知道使用手機的底線是什麼,滿足這些前提,才能夠使用手機。
  • 限制使用內容:網路上有太多不好的資訊,色情、暴力、錯誤的價值觀…等等,要讓孩子知道哪一些內容不該攝取,告訴孩子原因,讓他們知道家長的擔憂。
  • 善用各種保護app:如果你擔心孩子使用過度,不妨利用各種保護孩子的app,在網路上有非常多的討論,例如:這些App可以幫你管控孩子的手機用量。善加利用這種資源,可以讓你更清楚孩子的使用狀況,有效避免孩子沉迷手機。

這些規定並不是為了限制孩子,而是為了減少他未來需要改善的壞習慣,這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:我們並非要求孩子達成甚麼成就,更多的是在避免他犯下錯誤。不要讓現在的縱容,變成未來需要改變的痛苦。適度的限制與良好的溝通,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教育理念。

最後我們都要知道,因為社會的發展,手機不管如何都會出現在生活裡,如果只是強硬隔離,而不進行教導,讓小孩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機,如何分配時間,如何判斷哪一些資訊是正確的基本常識,反而容易與社會脫節。不如讓小孩從小就學會與手機和平相處,讓他正確的使用工具,這才是一個教育者真正該做好的事情。

<<< 文章由翰霖補習班撰寫,轉載、引用請參閱版權政策,文章圖片來源:PIXTA>>>

3 則回應

有想法嗎? 與我們分享討論吧~

請留下您的評論
請在這裡輸入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