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書拖拖拉拉? 了解學生不想念書的原因

老是找理由拖延念書嗎?

的孩子是否常常有這些話語:『現在不想念書,晚一點我就會去念』、『考試還很久,過幾天再來唸就來得及』、『功課我周末會寫,周末時間很多』、『才剛剛開始放假,有很多時間可以念啦』…

其實,這些想法每個人都有,但是否會造成拖延,是在有了這些想法以後做了什麼樣的選擇? 有些學生選擇擺脫拖延的習慣,立刻投入到課業當中;也有些人受到誘惑,讓事情拖著最後做不完。這一瞬間的決定,不僅關係著功課是否完成、讀書是否有效率、考試成績的好壞、甚至對於未來發展也有著巨大影響。

擺脫拖延習慣,是打造良好讀書習慣的基礎

這篇文章將會說明造成拖延讀書的主要成因,了解因果關係,能更有效率的引導學生改善壞習慣。而不是短期的限制,最後往往時間一長又故態復萌。

了解學生拖延讀書的主因:

限制太多

1.人都不喜歡被要求:
『越叫我做,我越不想做』,這樣的叛逆想法是很多學生們內心的聲音。其實,沒有人會喜歡被規定與約束。因此,當被要求要念書、寫功課、做家事時,本能產生反抗是很正常的。

孩子的『不理性排斥』,就是造成不想念書的主因。這是只不管事情的對錯,先反對再說的這種反應。國中階段,處於青春期的年紀,就非常容易有這種傾向。這時期的學生身心異常敏感,最大的特徵就是『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,不想要聽從別人的意見』,如果外在的要求太強硬時,反而會導致他們連原本認同的事情,也因為被要求而反對,嚴重時就上演『你越叫我做,我越不想做』這種戲碼。

其實,青少年需要的只是尊重與理性溝通,師長不妨減少強硬的要求,改用鼓勵、討論、勸導的方法,這樣比起強硬的要求,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。我們必須銘記於心:『權威教育容易造成排斥』,面對權威時,就算表面上順從,也可能是在內心裡反抗,這種情緒狀況只會讓學生一離開權威的環境,不僅會把要求全部忽略,甚至變本加厲去做打破規則,反而得不償失。建議家長與老師可以採用更理性、尊重的方式與學生溝通。

延伸資料: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,避免衝突和叛逆


心情不好

2.心情波動導致不想念書:
『我心情不好、不想念書、不想上學、不想考試…』。情緒對行動力有極高的影響,研究已經證實了『人的情緒穩定度與拖延呈現負關係』,也就是說:越容易受到情緒波動影響的人,越容易出現拖延的問題。

在所有的情緒當中,『焦慮』、『抑鬱』是與拖延最相關的兩種。

由焦慮引發的拖延問題:當知道『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還沒做完時』,心理自然會產生負擔與壓力,狀況嚴重就會引發焦慮,並且由於焦慮的情緒,導致無法專心又讓進度更加落後,最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嚴重的拖延問題。

不少人為了離開這種不安的情緒反應,會選擇訴求於逃避,他們希望透過其他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,進而迴避這種焦慮情緒,比如:不念書先打電動、聽音樂、看影片、逛街、找朋友聊天…等等。一旦這些事情佔據了大多數的時間,就會引發焦慮的惡性循環。所以,要避免這種狀況,一定要學會如何穩定自己的情緒。下方延伸閱讀提供完整的方向,讓您協助孩子改善焦慮情緒:

延伸資料:孩子讀書感到不安、焦慮? 利用這些改善焦慮問題

由抑鬱引發的拖延狀況:另一種會造成拖延的情緒是抑鬱,嚴重時甚至會引發『憂鬱症』。如果孩子有憂鬱的傾向,我們就該著重於如何引導孩子走出憂鬱情緒,不要過度責備、要求他們。很多人說現在的小孩是『玻璃心』、『草莓族』,但在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,青少年面臨著多種壓力,從激烈的升學競爭、人際關係的處理、自我認同的建立、加上生理的變化,同時處理這麼多壓力源,能夠順利調適並不容易,他們需要的並不是責備,而是關心與引導。

台灣的教育環境中,很多家長以為憂鬱症離自己小孩很遠,實際上,全臺灣就有百萬人為憂鬱症所苦。其中,在15至17歲的青少年中,有6.8%的學生罹患重度憂鬱。這個社會現象是非常嚴重的,家長與老師必須時刻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。

延伸資料:了解青少年的憂鬱問題,發現並改善孩子的憂鬱情緒


過多計畫

3.避免總在計劃而缺少行動:
『讓我再想想要怎麼做…』好的計畫會提升做事效率,可是總有些學生追求過於完善的計畫,結果花太多的時間在規劃,反而影響執行的時間。

計畫過久導致的拖延還有個問題:它給人一種錯覺:『我的計畫很完美,如果給我更多時間就可以做好了』這種想法,這種錯覺讓人忽視問題的根本,認為計劃沒有問題,之後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上面,久而久之不只養成拖延的習慣,還會因為事情總是做不好而對自我的能力產生懷疑。

好的計劃不是壞事,但執行的結果才是關鍵

這種問題在學生身上特別常見,由於缺乏規劃的經驗,很多學生總是沉浸在計畫的喜悅中,而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計劃持行力極低。例如:每年會有的『年度計畫』、每次考完試有的『下次段考計畫』…等等,他們時刻的做著新的規劃,卻沒有實際完成過,由於事情一直做不好,久而久之反而懷疑自己能力有問題。

這個問題不難改善,只要由家長或老師協助學生,改變他們制定計畫的方式,利用快速而小的目標取代大的計畫,加上保留緩衝意外的時間,通常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讀書計畫造成的拖延,您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,了解如何協助學生制定有效率的讀書計畫。

延伸資料:掌握讀書計畫制定要點,讓念書效率加倍


害怕失敗

4.害怕錯誤、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影響成果:
『我準備的還不夠,再多給我一點時間』由於害怕失敗,人們會透過拖延試圖讓自己準備的更加充分,在這個過程當中,也很容易因為過度的追求完美而忽略進度,導致拖延狀況,最後虎頭蛇尾,可怕的是,不如意的成果會再次加深對失敗的恐懼,引發惡性循環,讓人變得更加畏首畏尾。

這不只是學生會有的問題,而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挑戰。『勇於嘗試,不害怕犯錯』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。說起來很容易,但要培養這種特質是需要努力的。

對學生來說,長期被指責很容易形成膽怯的心理,尤其來自父母的責備,影響的程度最為明顯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有更高的失敗容忍力,就應該減少責備、打罵的教育模式,利用他們犯錯的時機教育,陪伴他們解決問題,讓他們了解事情的因果、與事情的處理方式;了解如何做能夠更好,並鼓勵他們嘗試,這種教育思維可以有效的建立學生對於犯錯的容忍力。

延伸資料:教導孩子面對挫折,培養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


過度自信

5.過度自信會讓人錯估事情的難度:
『數學只要一個晚上就可以讀完了,不用擔心啦…』過度自信是多數人會有的問題,在學生當中也相當常見,由於低估了事情的難度,導致無法依據規劃完成進度,也就導致拖延的問題了,在各種引發拖延讀書的原因當中,這個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。

為什麼我們會低估事情的難度? 這是因為在制定計劃時,人只能夠看到事情的部分面貌,不可能全盤的掌握,結果這些不能掌握的部分沒有被規劃進來,就會導致低估事情所需要的時間。其實,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不需要追求制定更仔細更完善的計畫,只要增加出錯的彈性就好了。

在制訂計劃時,我們可以多規劃一段時間做為『備餘』,例如:只規劃一到六的讀書計畫,禮拜日留空用來補足週間低估的進度,又或者每天晚上保留一個小時來保持進度。這個時間比例需要根據個人狀況調整,而一旦掌握了自己的節奏後,就可以制定出不容易拖延的計畫了。


這篇文章解釋了容易導致學生拖延讀書的主要原因,了解這些主因可以有效的從根本解決拖延困擾。不過,並不是每一次拖延的狀況都有重大原因,有時候只是因為分心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被其他事情干擾而導致的,遇到這些狀況可以參考 <<7個步驟擺脫『拖延』,讓孩子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>> 這篇文章,更進一步的解決拖延的壞習慣。

<<< 文章由翰霖補習班撰寫,轉載、引用請參閱版權政策 >>>

有想法嗎? 與我們分享討論吧~

請留下您的評論
請在這裡輸入姓名